这个明星在深山种田_第578章 在瓦房顶上采药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78章 在瓦房顶上采药 (第1/2页)

李悠然三人直接走进了寺门。
  寒山寺不是景区,所以不需要购买门票。
  平时也没什么人来。
  只有少数一些烧香许愿的人,会来这里。
  进去寺门之后,给人的感觉略微有一些萧索。
  不过,正因为有些萧索,才让人感觉这是一座真正的寺庙。
  一座充满斑驳痕迹的古寺。
  迎面走过来一位僧人。
  看到李悠然三人之后,双手合十,腰微弯,口说,“阿弥陀佛。”
  李悠然三人同样双手合十,腰微弯,口说,“阿弥陀佛。”
  之后,僧人离去,李悠然三人也继续往前走。
  在寺里转了一圈,看到了钟楼,也各自烧了三炷香。
  之后走出寺门。
  李悠然提议再去枫桥看一看。
  宋易、古意两个人没有意见。
  于是,三个人又慢慢来到了枫桥。
  枫桥是一座古石拱桥,同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。
  横跨在一条叫做枫江的河流之上。
  枫江,也称之为姑苏河。在姑苏城的名气不小。
  在枫桥一则,有一码头,现在都还在使用当中。
  码头处停靠有船只。可以出钱,请船家载你在姑苏河里一游。
  在船上看风景,自别有一番感受。
  李悠然、宋易、古意三个人,都很有兴致乘船游一游姑苏河。
  于是,三个人走下码头,和一位揽客的船家说好了价钱。
  然后上船。
  船家将船撑离码头,在姑苏河里缓缓前行。
  李悠然三人都站在船头,欣赏两岸的风景。
  感觉非常不错。
  突然,只听到一声钟声,从远处幽幽传来。
  李悠然心里一动,这应该就是寒山寺的钟声吧?
  在枫桥果然能够听到寒山寺的钟声。
  李悠然问船家,“叔,这是寒山寺的钟声吗?”
  船家点头,“的确是。在这里每天都能够听到寒山寺的钟声。我们已经听得习惯了。如果哪一天没有听到,肯定会非常不习惯。”
  李悠然、宋易、古意三个人都点头。
  的确是这样。
  船继续慢慢前行。
  一个小时之后,船缓缓到了下一个码头。
  靠岸。
  李悠然三人下船。
  船就坐到这里了,接下来继续步行。
  这个时候,离姑苏城区已经比较远了。
  不过没关系,继续走,反正都是游玩,在哪里都一样。
  不多时之后,看到前方有一处废弃的房屋。
  是几间瓦房。
  所谓瓦房,就是屋顶盖的是瓦。
  以前农村盖房常用的那种普通瓦。
  墙体的话,有的是用泥土夯成。有的则是用条石垒成。
  不管是用泥土夯成,还是用条石垒成,现在都很是少见了。
  现在即便是瓦房,墙体也一般都是用砖砌的了。
  眼前几间废弃的瓦房,墙面是用条石垒成的。
  房顶上还长满了野草。
  已经十分破败,应该已经废弃很久了。
  不过,引起李悠然三人注意的,并不是瓦房本身。而是瓦房屋顶上,有一位男子,正在上面忙活着什么?
  三个人不禁有些奇怪。
  几间废弃已久,屋顶上都已经长满了野草的瓦房,有什么值得忙活的?
  是在维修屋顶?
  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  不过很快,李悠然眼前一亮,他已经知道那房顶上的男子,在忙活什么了?
  因为他的视力极佳,能够看清房顶上那些野草具体长什么样子?
  看清那些野草的样子之后,李悠然就明白男子在忙活什么了?
  他在采药。
  那些野草叫做瓦松,也叫做瓦花、向天草、天王铁塔草等。
  是一种非常有药用价值的草药。
  景天科瓦松属,二年生草本植物。
  长在山坡岩石上,又或者屋瓦上。
  叶子绿色,肉肉的。叶片呈莲座状,开着白中带点粉色的小花,形似松树。
  长在屋瓦上,又形似松树,所以得名“瓦松”。
  以前农村的房子,基本上都是瓦房。
  在屋顶瓦缝中,往往就会长出瓦松。
  当然,新盖的房子是长不出瓦松的。只有那种盖了很长时间的房子,才能够长出瓦松。
  所以,只要看到屋顶上长有瓦松,就知道那房子有了很长的年生。
  瓦松的观赏价值很高。同时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。
  有清热解毒,止血,敛疮之功能。可用于泻痢、便血、月经不调、疮不收口等等。
  所以,那位在屋顶上忙活的男子,肯定是在采摘瓦松。
  他应该是一位医生。
  明白原因之后,李悠然笑道:“我明白他在忙活什么了?他在采药?”
  “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