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37章 这小子给我们带来了乐趣,不错。 (第2/2页)
是之前系统掉落的,来自地球的一首诗。 系统之所以会掉落这首诗,当然是有原因的。 这首诗在地球上很出名。可以说是流传千古的名诗。 或许“名诗”两个字可以加个引号,但的确很出名,也的确已经流传了千年。 这首诗在地球上,从唐代起,就已经开始在民间流传了。 相传是一个叫做张打油的人所作。 张打油以卖油为生。在某年冬天的一日,时逢大雪。满目皆白。 张打油诗性大发,吟了一首诗。 便是这首,“江上一笼统,井上黑窟窿。黄狗身上白,白狗身上肿。” 全诗咋看之下,粗鄙不堪,用词可笑,毫无美感。 更是没有一点章法,没有丝毫的平仄韵律。 但是,细细一品味,却也有些韵味。 此诗描写雪景,由全貌而及特写,由颜色而及神态。 通篇写雪,却不着一“雪”字。 然而,雪的形神却十分跃然。 遣词用字虽无美感,但俚俗拙朴,也算是一种特色。 尤其是“肿”字,用得甚至还可以说非常传神。 所以,这首诗看似粗鄙不堪,但却很有些意思。 而且,正是从这一首诗开始,地球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,叫做“打油诗”。 打油诗往往出语俚俗、诙谐幽默、小巧有趣。 另外,其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﹑不拘于平仄韵律。对文学知识和格律的要求不高。 这样的诗往往很容易在普通人中口耳相传。 所以,打油诗固然没有什么文采,但生命力却很强。 因为其往往通俗易懂,诙谐幽默。 有些时候还暗含讥讽,风趣逗人。 这样的诗很受普通人欢迎。 而这一首诗,作为打油诗的鼻祖,本身又颇有趣味。能够在地球上流传千年,成为一首名诗,就不足为怪了。 这个世界没有“打油诗”这种说法。 不过,以后可能会有。同样是从这一首诗开始。 李悠然挺期待的。 只是现在,这首诗正在被现场所有人鄙夷。 对此,李悠然其实能够理解。 毕竟,这首诗的确比较粗鄙,没有丝毫美感。 现在,先前就在这里的人,希望李悠然能够主动承认诗是自己写的。 李悠然当然会承认。 笑了笑,说道:“这是我的献丑之作。让诸位见笑了。” 新来的人全都看向李悠然。心里都想,“这句话倒是颇有自知之明。这首诗的确是献丑了,我们也的确是笑了。” 不是,这人这个时候不是应该非常尴尬吗? 为什么脸上连一点尴尬的神色都没有?反而好像还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样子。 这是脸皮厚,还是自我感觉良好,不认为这首诗十分粗鄙?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,这人倒是都绝了。 现场所有人突然又都乐了。 能够遇到这样的作者,遇到这样的诗,倒是也挺有意思。 遇到这样粗鄙不堪的诗,感觉比遇到一首好诗的难度还要大。 能够堂而皇之将这样的诗写出来,还自我感觉良好,不觉得丢人的人,估计也就这小子一个了。 很好,很好! 有趣,有趣! 这绝对会是今天的这场诗会上,最有趣的事情之一。 自己能够遇上,运气非常不错啊! 现场所有人又都有了这样的心里。 一时之间现场的气氛变得很是有些热闹。 “这里十分热闹啊!可是有人做出了什么好诗?”一个声音传进所有人耳中。 所有人都扭头去看。 只见说话之人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。 男子被这里热闹的气氛吸引了过来。 “杜然?哈哈,是杜然。连杜然都来了。”有人惊喜道。 很明显,这杜然似乎颇有些名气。 果然。 现场顿时发生了小小骚动。 “这就是杜然吗?没想到能够在这里见到杜然。” “到这里来还真是来对了。” “……” 秦月在李悠然耳边小说说道:“杜然是比翼城年轻一辈中,名气最大的诗人。号称是一位天才诗人。没想到他这个时候到这里来了。” 李悠然点点头。 他之前虽然没听过“杜然”这个名字。 但杜然能够成为比翼城年轻一辈中,名气最大的诗人,写诗的能力应该的确很强。 “杜然,这里的确出了一首好诗。一首让人看了会忍不住‘称绝’的好诗。你要不要看看?”有人如此说道。 “是吗?”杜然一阵惊喜,“好诗往往可遇不可求。既然遇上了,那肯定要好好看看啊!” “哈哈哈!那快些过来看吧。”又有人这样说道。 所有人脸上都是非常有深意的笑容。 都有意无意的看了看李悠然。 他们突然之间有些感谢李悠然写出这样的诗了。 这给他们带来了乐趣啊!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