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佬穿成女配(快穿)_第10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03节 (第2/2页)

 至于要如何落实,她实在没精力去操心。
  而且她觉得,也不需要她去操这份心。
  许秋寒催得急,农学院那边直接找了辆军用卡车送三位专家过来。
  将三位专家请进来,许秋寒连水都忘了倒一杯,直接将那份意见书递给站在距离她最近的华国农学专家。
  “陈教授,您看看。”
  陈教授伸手接过意见书。
  他是内行,只是扫了几行,就知道这份意见书是否具有可行性。
  当看到沼气池的概念时,哪怕极力忍耐,他的肩膀还是微微颤抖起来。
  ——肥力不足,这是华国农村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。而沼气池可以变废为宝,单是这一点,它就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。
  深吸口气,陈教授将意见书递给苏联专家,用俄语与他低声交谈。
  衡玉站在旁边听了几句,没有听懂。
  现在华苏两国的交流日益密切,等忙完这一阵子,她是时候把学习俄语提上日程了。
  许秋寒看出衡玉听不懂俄语,头附过来,低声给她翻译。
  “苏联专家说,那些种植经验非常实用,他们那边有不少农场也在推行类似的经验。”
  “至于沼气池的设定,他夸奖这是非常充满智慧的构思,还说一定要跟想出这位构思的专家深切交流一番。”
  确定自己这份意见书真的有帮助,衡玉安心不少。
  三位专家沟通几句,纷纷坐了下来,轮着仔细阅读意见书。
  “咦?”陈教授注意到一段话,下意识发出疑问语气词。
  衡玉就站在他身后,捕捉到他的声音后,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那段话:“您是不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吗?”
  陈教授已经看完了这份意见书,正要将意见书转递给身边的人,听到衡玉的问话,他扭头看向衡玉。
  看到她那张分外年轻的容貌,陈教授微愣。
  “这份意见书是年轻人你写的?”
  这个姑娘家的容貌,可是比他的几个学生都要年轻不少。
  然而对农业的猜想,比他的几个学生都成熟。
  难道说,她是农学专业的留学生?
  瞧见衡玉点了头,陈教授心里更是升起爱才之心。
  她似乎是在后勤部工作的吧。
  这许部长也是胡闹,这么个人才,不放到他们农学院做贡献,实地考察数据,扔在这后勤部干什么?
  难道是年轻人吃不了苦?这年头哪个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是吃不了苦啊。
  “你叫什么名字啊?”
  陈教授在几个学生面前,都是冷着脸的,但这时候却笑容和煦,慈爱温和得不像样。如果让那几个在他手底下被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学生看到,一定得失声痛哭到眼睛红肿。
  衡玉做自我介绍:“陈教授你好,我是后勤部奚衡玉,前段时间刚从m国回来。”
  果然跟他想得差不多,这孩子的确是留学归国,眼界很广。
  “衡玉对吧,你有没有兴趣成为我的学生,加入我们农学院?”
  陈教授循循善诱:“你这样的天赋,留在后勤部太浪费了。”
  说着,他又无奈摇头。
  “也不知道是谁给你分配的工作,要不是我往这里走了一遭,那得耽误多少事啊。农学院才是你施展才华的最好舞台。”
  衡玉一脸笃定:“您放心,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。”
  只有后勤部和经济部这种万金油部门,才能撑得住她的折腾。
  要是她去农学院搞经济建设,或者搞发电机,那像话吗。
  陈教授欸一声:“这不成,合适的地方发出的光能更亮。”
  他农学院的好苗子,当然是在农学院才能发出最亮的光。
  他刚刚看意见书的时候就发现了,这孩子的眼光非常独特,提的意见都没问题,但农学基础打得不是很好。
  他方才会发出疑惑声,就是因为他发现意见书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基础错误。
  “后勤部就是最合适的地方。”衡玉回道。
  她琢磨过来,陈教授可能是对她产生了一些误会。
  “我是鲁哈尔大学建筑系毕业的,要是合适的地方,那得去建筑部门了。这份农学意见书是我出于兴趣写出来的。”
  陈教授有些诧异。
  不是农学专业的学生?
  就在衡玉觉得这件事可以到此为止时,陈教授更加激动道:“那进农学院就更合适了。你在农学上的天赋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,经过系统的学习,你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。”
  老教授是真惜才,也是真热情。
  这份激情比多数年轻人都要饱满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