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54节 (第2/2页)
?什么无封禅之德!黑粉言论而已! ??“诸君以为,然否?” ??仙使周邈,率先拊掌大赞:“然也!” ??“然也然也!” ??“然也!” ??…… ??隗状及英布等侯爵朝臣,无不附和:没错没错!始皇帝陛下功绩德行兼备! ??有后排人群中的鲁县青壮儒生欲高呼:屠戮儒生,暴虐无匹,何来德行显明!? ??但被左右及前面的儒生给捂嘴了! ??知道你的好友因窜科舞弊被夷三族了,但你此时喊出来,除了听到廷尉李斯抛出一堆秦律,证明他死有余辜,还能得到其余结果吗? ??本就不占理,徒惹笑柄传于世间而已! ??不然你以为始皇帝为何将鲁县科举舞弊案昭告天下?自然是他占理啊! ??丧友的青壮儒生:鲁县儒学显达,进士科榜却只录十人,诸生才干不能得到施展,不得已屈居明法、明算榜,权宜之计罢了! ??始皇帝霸道独.裁,见不惯,罢黜也就罢了,怎就要大肆屠戮!岂非暴虐之举,德行尽丧也! ??吾等儒生万人一心,始皇帝又能如何! ??万人尽数坑埋吗?那他必将遗臭万年! ??众儒生:…… ??但这,不是不复万众一心了吗? ??青壮儒生挣扎之余,难免闹出点动静。 ??周邈早有预警,一直留出股心神关注着后面的儒生,第一时间发现了异样。 ??而嬴政居高临下,看得更清楚,睥睨前方的目光逐渐冷冽。 ??如今的齐 ??鲁儒生,远没资格叫他权衡隐忍,先前是不在意,就事论事。 ??若是一再冒犯,坐实‘坑儒’又何妨? ??同样发觉的,还有立于下方主持议程的叔孙通。 ??心中不由道:可别愚蠢冲动了,今日所议乃封禅大事,若坏了好兆头,他亦保不下几十条性命啊! ??周邈连忙给叔孙通使眼色。 ??怒斥打脸固然爽,但就像玉器与瓦砾相撞,叫儒生破坏了今日议程,即便坑杀了罪魁祸首,也使玉璧有瑕。 ??始皇陛下的封禅大事,在史书上,必须是完美无瑕的! ??叔孙通会意,高声道:“自古帝王,功德已满,又有空暇至乎泰山,何尝不封禅? ??今始皇帝功德兼隆,又受命于天,身已至泰山与梁父之间,封禅之机已至!” ??“古者封禅,乘蒲车,是恐伤泰山土石草木。扫地而祭,席用草禾编成,是古不如今之物阜民丰。” ??“时移世易,今已难以施用,宜当修缮、打扫车道,乘銮舆登至山巅,再筑台以封。诸位以为,然否?” ??今天说是商议封禅之事,但其实流程早有腹稿,只是过一个明路而已。 ??仙使周邈再次拊掌大赞:“然也!沧海桑田,天地恒久变化,世事也当如此理,封禅之礼自亦当与时变化。” ??“然也然也!” ??“然也!”…… ??又是一阵附和,此起彼伏。 ??至于后面儒生的些微异动?无足挂齿。 ??【……即皇帝二年,东巡郡县,礼祠邹县峄山。又议封泰山、禅梁父之事,皆如太祝通言,无有异议…… ??——摘自《秦书》】! ??第87章 这场合,根本冷静不了一点! ??叔孙通在众议封禅之事时,阐述了始皇帝嬴政‘功德兼隆’,但天降祥瑞呢? ??天降祥瑞,方才表示帝王之位,乃‘受命于天’。 ??“……所以祥瑞呢?”等百家博士和儒生退去,只剩下数名朝中上卿时,周邈问出了这个问题。 ??此问一出,周邈立即受到大秦君臣瞩目。 ??周邈:??? ??太祝叔孙通神色难言,但职责所在,终究由他回道:“仙使临秦,完缮咸阳,修治驰道,普惠黔首。” ??“这难道不是在那些景星庆云的大瑞之上,类同麟凤五灵的至高嘉瑞?” ??祥瑞有五等,至高为嘉瑞,其后是大瑞、上瑞、中瑞和下瑞。 ??“祥瑞竟是我自己?”周邈一整个震惊,反手指自己!